"
“为什么地板会炸?”这问题,我经常听到,尤其是在一些老房改造或者新铺不久的地面出现问题的时候。很多人会觉得地板是实木的,结实得很,怎么会平白无故地“炸”开,像是中了什么邪一样。其实,这“炸”字,说的是地板受力不均、变形开裂,甚至有些是边角翘起,看着像是要崩开一样,跟我们理解的爆炸完全是两回事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,这地板“炸”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。
首先,得从地板铺设的基础说起。很多时候,地板的“炸”不是地板本身的质量问题,而是地基不平整造成的。想象一下,你在一个凹凸不平的地面上铺设再好的木地板,受力点肯定是不均匀的。有些地方被过度挤压,有些地方又悬空,时间一长,木材的天然特性就会显现出来,特别是当温度、湿度发生变化时,这些应力就会集中爆发,导致开裂变形。我们当年刚入行的时候,就碰到过好几次,客户坚持不找平就铺地板,结果没过多久就来投诉,看着那被挤压得变形的地板,真是让人无奈。
所谓的不平整,可能的原因也很多。比如,旧地面起砂、开裂,没有清理干净就直接覆盖;也可能是水泥砂浆找平层没有完全干透,就匆忙施工。有些比较赶工的师傅,为了省事,地面上的小坑小洼就简单填一下,甚至直接忽略。这对地板来说,简直是埋下了定时炸弹。
所以,但凡碰到地面不平整的情况,我们都会建议客户先做好找平处理。这笔钱不能省,也省不得。毕竟,地板安好了,舒服了,那才是真的好。
湿度,绝对是木地板zuida的敌人之一。木材是天然材料,会呼吸,会吸水,也会失水。当环境湿度过高时,地板会吸湿膨胀;当环境湿度过低时,地板又会失水收缩。这个过程中,地板的尺寸会发生变化。如果铺设时没有预留足够的伸缩缝,或者固定得太死,当地板膨胀到一个临界点时,就会因为无处可去而被挤压变形,这就是所谓的“炸”。
我见过最夸张的一次,一个客户家里的厨房附近,因为装修时防水没做好,加上平时使用不注意,地板吸了大量的水汽。结果,地板像吹气球一样鼓起来,缝隙也全被挤没了,直接把踢脚线都顶开了。那场面,说是“炸”了,一点不为过。
当然,也不是所有潮湿都会导致地板“炸”。有时候,是季节性的湿度变化,比如梅雨季节,地板会稍微膨胀一点,到了秋冬季,又会收缩。这是正常的现象,只要伸缩缝留得合适,地板能有“呼吸”的空间,通常不会有什么大问题。关键在于,这种湿度的变化是不是极端且长期的,以及铺设时有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。
除了基层和湿度,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处理不好,也可能导致地板“炸”。比如,地板龙骨的安装。龙骨的密度、规格,安装的牢固度,都会影响到地板的受力。如果龙骨之间间距太大,或者有松动,地板铺上去,踩踏时就会有空鼓感,长此以往,受力不均,也容易变形。
还有就是踢脚线的安装。有些人为了追求美观,会把地板的两端死死地压在踢脚线下面,这样一来,地板在湿度变化时想要自然伸缩,就被限制住了。这就好比你给衣服洗缩水了,还硬要它保持原样,时间长了,衣服肯定会变形。所以,我们提倡踢脚线应该有适当的缝隙,或者用一些柔性材料来收口,给地板留出一点“余地”。
我们自己在做工的时候,对这些细节都特别注意。小到钉子的角度、间距,大到龙骨的排列,都力求做到严谨。只有这样,才能zuida限度地避免后期出现不必要的麻烦。
当然,地板材料本身的质量也至关重要。我们说地板“炸”,有时候也跟地板的稳定性有关。比如,一些劣质的实木地板,或者处理不当的复合地板,它们本身的内应力就比较大,或者吸湿膨胀系数比较高。一旦遇到环境变化,它们就更容易出现变形开裂。
尤其是实木地板,如果你选的木材本身就不够稳定,或者经过烘干处理的工艺不过关,即使铺设得再好,也难保不会出现问题。我记得有一次,我们接手了一个项目,客户自己买了批号称是“进口实木”的地板,铺上后没多久就出现大面积的开裂。后来仔细一看,那木材的纹理和密度,明显是国内的一些杂木冒充的,处理工艺也差得远。这种地板,就算神仙来铺,也防不住它“炸”。
所以,选择正规厂家、有信誉的品牌,是非常重要的。不要贪图便宜,选择那些来路不明的材料。
最后一个不得不提的,就是温度。很多北方地区,冬天都有暖气,夏天又可能开空调。温度的骤升骤降,对木地板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。虽然不像湿度那样直接,但温度变化也会引起木材的膨胀和收缩,只是这个幅度相对较小。但如果温差过大,且地板的伸缩性跟不上,同样会导致应力累积,最终引发变形。
我记得有个朋友家,因为冬天开地暖,温度调得特别高,而且长时间不间断。结果,铺了没多久的实木地板,边角处就出现了一些细小的裂纹,然后慢慢扩大。虽然不至于“炸”得厉害,但也影响了美观。这就像是把木头放在火上烤一样,虽然不是直接烧着,但高温的持续作用,也会让木材的结构发生变化。
所以,使用地暖的时候,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,循序渐进地升温降温,避免剧烈波动。这对地板的寿命,以及你我这种地板从业者的工作,都是一种保护。